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国际性等特点的学科,时代的发展对它提出了一系列要求。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大学英语作为兼具学生受众面广、学时长、学分占比大等特征的一门课,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做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尤显重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也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增加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但当前大学英语在课程思政供给内容、供给形式、供给主体等方面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失衡现象,不利于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在“精准供给”理念的引导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进行一场供给侧结构性变革,以个性化、科学化和精准化的供给方式来实现外语课程思政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精准供给”的内涵阐释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精准供给”就是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类比为市场规律中的供求双方,通过减少无效供给和扩大有效供给实现供需双方的动态平衡。具体来说,就是要在遵循语言习得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辅以必要的技术手段,充分了解并掌握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和现实需求,为学生提供精准化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稳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以解决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失衡”的现象,不断增强学生在外语学习和思政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最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终极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精准供给”是“精准思维”在高校外语教育中的具体体现。精准思维,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维的鲜明特征。精准思维要求在全面掌握和深入细致地分析客观实际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提出实施方案,以确保问题的实际解决,这是应对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问题凸显而采取的重要战略理念。在精准思维的指导下,“精准供给”理念成为消除结构性产能过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采取的重要原则。教育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不仅必然呼唤并引领教育上的改革,而且也为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供需失衡”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与需求失衡
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并有意识地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以笔者所在的四川传媒学院为例,在对学生的随机调查与访谈过程中,发现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教学中;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英语教学不够自然、贴切;甚至有将近20%的学生认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不当,干扰了正常的教学。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的“思政点”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存在“狭隘化”和“泛化”的误区,未有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精准供给。课程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衔接不够自然,生搬硬套,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往往为了思政而思政。供给内容与课程思政指导纲要以及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相比存在“狭隘化”的倾向。有时,英语教师将大量的思政内容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模糊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界限,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影响教学效果。
同时,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存在时代性不足的问题,没有处理好“过去时”和“进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词汇、新的内容不断涌现,学生的情况也在不断变化,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供给出现停留在过去的“听、说、读、写、译”上而不关注时代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尤其没有针对“00”后学生的具体特点来选取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不足。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形式供给与需求失衡
根据教材内容简单地在课堂内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这种单一的供给形式在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方面明显不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供给形式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突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多样化。“00”后大学生的学情发生了很大转变,学生普遍对说教感到反感、厌恶,但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仍存在教师采用简单讲授式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情况,而利用探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较少,难以有效地进行“隐性”思政教育。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大学生们更愿意花时间在网上“冲浪”。针对学生触屏、触网的这些特征,需要实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用混合教学模式赋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虽然在疫情期间英语课教师已掌握一定的混合教学方法,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够熟练、不够自然等问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亟需寻找更为有效的供给形式,以满足当代学生所需。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供给主体的能力与需求失衡
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分析挖掘思政元素能力不足。外语教师自身政治理论素养不足、国际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其对于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挖掘的内容比较肤浅和片面;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知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所指还有一定距离,对课程思政教学供给内容的认知不够完整,例如法治教育、职业理想这些内容鲜少涉及。这些导致了部分英语教师即便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也很难以准确分析和挖掘思政元素。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在分析和挖掘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如何艺术地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教学内容,做到润物细无声,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则是对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出的要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英语教师在具体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大水漫灌”的现象,不能自然地进行融入,略显生硬;部分教师信息化水平不够高,不能有效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只能进行讲授式的灌输,使课程思政教学不够生动,理论联系实际不足。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精准供给”的路径选择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着供需失衡的现象,如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精准供给,是当前乃至未来需要重点探索的问题。
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能力
面对琳琅满目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内容,如何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属性充分分析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精准供给的首要前提。针对大学英语教师政治理论素养不足的问题,国家、学校应该为其提供思想政治理论培训的机会,增加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的能力,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开阔其国际视野。针对大学英语教师思政元素分析和挖掘能力不足的问题,应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专项培训,建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库”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交流平台,并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增强课程思政教学供给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增强本土文化相关英语表达的熟练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表达的英文输入,增加文化性考核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学准备,也就是教学设计。把课程思政元素比作盐,影响菜肴口感的最重要因素是烹饪方法及用盐的恰当与否,而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课程思政元素运用得恰当与否影响着最终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一辈子都在为教好书而备课。那么这个教学设计需要在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自然、精准地对大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供给是至关重要的。国家、学校应该利用新教师岗前培训、“老带新”等多种渠道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以解决部分非师范类出身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不足、教学方法欠缺等问题。通过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能力和信息化运用水平。大学英语教师应主动对自己所任教专业进行分析,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准确探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接入点和触发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混合教学,把挖掘到的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大学英语课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第二课堂”,不断拓宽课程思政教学的时间、空间维度,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
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共同体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若要提质增效,需要实现课程思政教学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创建共同育人机制,同时还需要形成多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课程思政评价共同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供给主体关键在教师,但并不意味着只有教师,而是需要实现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政府、社会、学校、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教学供给中来,创建大学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合力,互相“搭台”,切实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性,服务区域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外语教育力量。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对课程思政教学有很大的导向作用,应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倾向,构建课程思政评价共同体。课程思政效果不应只是由英语教师来评价,还应形成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的课程思政评价共同体,从供给和需求的不同视角来进行评价,从现在和未来的视角进行评价,给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真实的、全面的反馈,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供给水平。
“精准供给”理念以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目标导向,为我们发现、分析和解决外语课程思政领域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一环,但其在供给内容、供给形式和供给主体等方面无法满足国家发展、教育发展、学生发展等需求,因此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紧密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共性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个性,深入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供需失衡的成因,为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精准供给”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基金课题:四川传媒学院202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精准对接学生发展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研究”。(四川传媒学院,邓文静,王丽姝,宋自容)
来源:中国网